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,小编感到有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。在市区的同类学校中,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,平均年龄正是刚过而立之年。
年轻的团队,每天面对的是同样年轻的学子,年轻教师的热情和青年学子的激情,交织成一曲奋进拼搏的二重奏,旋律线是上行还是下行?且看240班这一次考试后的分析……
老师们点到了史永杰同学,这是一个有“十万个为什么”学习品质的孩子,本次考试化学科目有大幅度的提升。张将老师的印象是,课后被史永杰 同学打追击战,追上之后,问题不断,直到上课铃声响起。
另一个焦点,是李磊同学有明显的进步。张富华老师认为,李磊同学在期中这个阶段有效地抓住了课堂的时间。一天八节课,8个45分钟,主要的教学内容,相关的质疑和解惑,都在这个区间内完成了。抓住课堂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,也是学法教法中最根本的方法。240班的任课团队坚持进行有效课堂的建设,在李磊同学身上得到了印证。
大家认为,从成绩数据来看,这次考试总的曲线是上行的,经过坚持不懈的纠错、改错教学,同学们曾经存在弱势科目有了明显的改善,但仍存在成绩起伏变化的情况,用张富华老师的话说,实现整体提升的攻坚战仍摆在我们面前,这是所有科目面临的共同任务。
从这次考试失分的数据来看,部分同学的危机感不足,上进心不足,内驱力还不够,存在一种高考还遥远,或者且等高二、高三再拼搏的懈怠情绪。现在亟需引导学生珍惜每一寸时光,未雨绸缪,日有所进,树立时不我待的态度——这一点比学法和教法更为重要。
韩桃老师现身说法,认为安排紧凑的教学节奏,给学生营造紧张向上的学习氛围是重要的。她的经验是,制定数学科目的问题花名表,每名同学额定准备三个数学问题,对教师进行提问。每天上午三人,下午三人,全班42名同学,用一周时间轮完。这样坚持的效果是,课后学生和教师,都粘在了办公室,学科提升的路上,一个也不能少,校园的时光,都在教学相长的氛围中渡过。
忙碌的张将老师在分析完考试数据后,谈到学法和教法都是活的,针对考试的数据,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进度和深度的调整教学。学有余力的学生,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,如255班就一直在坚持加量教学,而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,则进行补漏和夯实基础的工作,有些阶段性教学内容可以精简和调整,但总的目标都是为了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和成长。
每一次考试,都是一次进步,都是一次成长,从240班的质量分析可见全豹: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高一年级学情数据中,基础不够扎实是一个共性的问题,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所有学科形成合力,通过有效的课堂,通过反复的纠错查错,通过一次一次反复的批辅,通过钻和磨的精神来实现整体的提升,是我们的希望所在,也是我们未来赢得高三的关键所在。
前瞻未来,老师们这样说,年轻的我们不怕愁,迈开大步向前走。
虽然有荆棘在你面前
勇敢面对好气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