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日,我校青年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在阶梯教室举行。示范展示是我校教研的一大特色,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此类活动,旨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,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。
首节示范课由张建英老师主讲高二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《原电池》,张老师突出运用启发诱导、任务驱动、分组展示、探究学习等形式,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,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。
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、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张建英老师,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已经七年。在完成两轮的循环教学之后,同张建英一样的众多青年教师,实际上已经成为我校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。
将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熟练地应用于教学,是我校青年教师的群体优势。在《原电池》教学的设计中,注重课件制作的实用性,体现课堂效果的直观性,这些电子教学的优势,张建英老师都予以充分的展示。
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的特质更易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,更容易与学生达成共鸣。张建英老师的示范课上,气氛和谐,沟通自然,学生普遍愿意多听、多想、多说,敢问、敢辩。
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与反应速度,了解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的合适度和教学双边活动的有效性。
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。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,让学生经历敢说、想说、能说、会说的过程,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、灵活性、准确性,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。
张建英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尝试换位思考,设想如果自己是台下的学生,对于提出的课堂问题可能会在哪些环节上有疑惑?甚至考虑到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对学生心理和情感上产生的影响。
通过这样的姿态调整,把握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,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,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,更有助于因材施教。
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致的。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充分体现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上。
《原电池》示范课上,学生在张建英老师的指导下,大胆争论,善于质疑,表现出来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,充分凸显了本节课“学为主体”的示范和引领方向。
在高二年级化学选修课的教学设计中,加入和高考联系的环节供学生思考。张建英老师认为,高考和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统一的。
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都要明确一个教学目标,高考也是我们要实现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。围绕高考考题趋势去分析教材,让学生更明确高考到底考什么也是本次示范课的一个亮点。
随后进行的课后评价中,大家认为,原电池这部分内容,是选修的新课题,学生没有任何的知识基础,但整个课堂教学双边思路比较清晰。
张建英老师用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“果冻”来举例说明课题,形象贴切地导入知识点,依据提出问题——分析问题——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每一个环节的教学,每一环节又注重老师的引导和点评。
在初步掌握新知识后,又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,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。整节课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,是一堂精彩的示范课。
校园晨昏寻常见,示范又逢张建英——本次示范课旨让每一个学科都去思考,都去改变,让像张建英一样在校园中晨昏相见,辛勤付出的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。
李东宏校长总结说,通过示范课的观摩,让每一个学科都动起来,我们要积极走进别人的课堂,才能切实改进自己的课堂。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的每一节课,都有对比、有改进。希望全校教师以此为方向,奋进不怠,坚持不懈!